中国人的人性拯救了英国战俘,“打破隔阂的共通人性(唤醒人性意识的人道主义)”正是现实里的“上帝之光”,完成对战争、矛盾、冲突等“现实里地狱”的消除。这也涉及到了方励本人在作品中的表现,他始终是“旁观”的,以此强化“他者叙述淡化”的真实性,但镜头会带到他湿润的眼眶,以及“我也有个弟弟(所以听不下去),给我根烟”的动情。这正是他与对方的人性共通,打破了国别文明的阻隔,也并非对他的虚构美化,因为他花费心血与金钱地拍摄本片、追寻真相、帮助亲属,便是其真诚度的证明。
方励当然不能过度美化现实,从幸存者个体到“反战反隔阂”都是如此。幸存者们并没有摆脱战争阴影,但都在努力地奔向未来,而现实也并不美好,在探寻过程中反复带到的各国当代社会景象、人们对事件的不知情,都意味着“冲突地狱在当代的仍存”。它潜藏在当代非战争环境的内里,暂时没有爆发,但也因为人们对其存在与危害的淡忘而被忽视。但是,希望始终存在,在战争年代的香港女孩与英国士兵还是及时成婚,爱情得到了一定的圆满,而当代的美国潜艇长与英国幸存者更是相聚,最后扩展到了中国渔民后代、英国幸存者与其后代的“跨民族、跨代际”交汇,共同缅怀父辈的牺牲与善举,将希望延续到了下一代,以此强调了未来质变的希望。
这部作品无疑是高明的纪录片,它比一般的纪录片更加真实,这来自于它高超的纪录片手法,确保了表达效果与真实质感的兼顾,甚至在确保“不戏剧化”的前提之上做到了对真实性的“强化”。而更重要的是,它的事件本身已经足够“戏剧性”,是对于人性光明与战争黑暗的最极致呈现,对影片来说已经超量,完全不需要再额外做什么加法了。
它是一部值得看的纪录片,更是一个值得了解的历史事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