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渡水与阴沟水、莆田泽在官渡东西各形成一个河流密布的水网地带,宽度只有几十里的官渡成为东西数百里之内进入许县的唯一通道,曹操在此地张开罗网,严阵以待。
地形上,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是汴水的起点。当时鸿沟运河西连巩洛,东下淮泗,而官渡是枢纽。荀彧给曹操的信上也认为扼守住官渡是掐住袁绍的喉咙。
可见,官渡在汉末三国是许县北面门户,是一个重要的渡口,也是保卫许县的屏障。
看得出曹操选择这里作为主战场,放弃黄河天险,大踏步地后退,的确是“用心险恶”。
曹操知道黄河防线肯定守不住,与其在黄河岸边跟袁绍拼命,不如把敌人放进来打,虽然这样比较冒险,但也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。
在这场战争中,一开始,袁绍占据主动权,采取的是攻势,而实力相对较弱的曹操只能采取守势,聪明的曹操选择了后退决战,把敌人引进自己选定的作战地点。
从后勤供应上看,退守官渡,靠近许县,曹军的供应更便捷;而袁军的补给线却被延长了二百里。有时补给线的长短就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,战争在某种情况下就是打后勤。
在中国的战争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,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典型战例。此战,秦国、赵国,两大强国倾国而出,全都派出了主力部队参战,秦国名将白起就是先退军吸引赵军追击,把赵军引入自己一方的控制区,从而拉长赵军的补给线,之后派骑兵机动到赵军后方一举切断赵军粮道,从而成功地将赵军主力十四余万大军包围。赵军主将赵括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的那位,先打了几个小胜仗,就得意忘形,乖乖地钻进了口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