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注释】
[1]应玚(公元177~217年),字德琏,东汉南顿县(今项城)人。东汉末文学家,建安七子之一。长于诗赋,今有文赋数十篇,《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》为其代表作品。[2]抽:吸干,纳尽。
【赏析】
应玚的才气虽然比不上王粲,但在建安七子中也是名列前茅的。他留给后世的诗作虽不多,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这位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苍生的担忧。
诗人写道:浩荡的长河水荡尽了古今,却荡不尽世人的忧伤,在沧海横流之际,诗人站于高处俯瞰脚下河流纵横,感叹这些奔腾了万里的水流是否知道疲倦。诗人无法坦然地接受荒郊四野的景象,也无法对那些苦难的黎民视若无睹,“临河累太息,五内怀伤忧”,该句所描绘的画面,是诗人因为悲悯而穿越无尽时光的展现。
驾出北郭门行
阮瑀
驾出北郭门[1],马樊不肯驰[2]。下车步踟蹰,仰折枯杨枝。顾闻丘林中[3],噭噭有悲啼[4]。借问啼者出[5],何为乃如斯?亲母舍我殁,后母憎孤儿。饥寒无衣食,举动鞭捶施[6]。骨消肌肉尽,体若枯树皮。藏我空室中,父还不能知。上冢察故处,存亡永别离。亲母何可见,泪下声正嘶[7]。弃我于此间,穷厄岂有赀[8]?传告后代人[9],以此为明规。